長城網評論員 蘆靜
最近,很多人的朋友圈都曬出了“媽不嫌你胖”系列。
北京的王女士在朋友圈曬出了媽媽從老家沈陽寄來的近50箱年貨,酸菜、腌肉、餃子皮,連搟面杖都寄來了。更想不到的是,媽媽還寄來了手繪菜譜,一步一步教女兒怎么做年夜飯。最后,媽媽還在視頻通話里囑咐王女士“你就照著我給你寫的紙條做,媽不嫌你胖?!边€有網友直接收到媽媽寄的餃子,每種餡約200個,還有媽媽腌的臘肉、外婆做的臘腸、大舅挖的冬筍、大姨種的蔬菜……
這個春節“不一般”,這些不遠千里、跨越南北“飛”來的飯菜,看似有點搞笑,但很多人卻笑著笑著就哭了。這是“媽媽的味道”,是沉甸甸的愛和牽掛,撫慰著就地過年人的胃,也柔軟了無數人的心。
與往年相比,今年的春運有點“冷”。官方數據顯示,春運前火車票預售較往年同期下降近六成,預計全國鐵路春運客流將由原來預測的4.07億人次下調至2.96億人次??梢?,選擇就地過年的在外務工人員不在少數。
變化的是春運客流,不變的是親情和年味兒。疫情之下,縱使不少人將缺席家庭年夜飯,但媽媽包的餃子、爸爸炸的肉丸、奶奶做的年糕等家鄉的味道一樣都少不了。
母愛如水,父愛如山,有時看似簡單含蓄的表達,卻具有無限的力量和智慧。有道是“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,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”,父母的言傳身教,無不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子女的成長。就如那些從四面八方飛馳而來的包裹,這背后除了囑咐和牽掛,更多的就是鼓勁加油,是“吃飽了不想家”的美好期盼。
無論你在哪里,父母滿滿的愛就在那里。這些年,從電話中的“喋喋不休”,到被塞得滿滿登登的后備箱和行李箱,再到恨不得把冰箱直接搬過來的包裹,“兒行千里母擔憂”的真切令人淚目。感動之余,更應付諸行動,那些一直在背后默默的付出的父母,也需要子女的陪伴與關懷。
部分電商平臺大數據顯示,手機、掃地機器人、按摩椅、泡腳桶、健康體檢套餐等成為年輕人向父母表達孝心“年貨清單”上的熱門選擇。
就地過年,就“遞”過年,父母雖然嘴上說不在意,但落寞與孤獨多多少少還是會存在。一份節日禮物固然可貴,但“誰言寸草心,報得三春暉”,平日里多些噓寒問暖,無論多忙,無論多累,也不能忽略對父母的關心,以及“面對面”的溝通和交流。
百善孝為先。作為家庭子女或晚輩,“?;丶铱纯础本褪窃鲞M情感無法取代的方式。當然,“?;丶铱纯础辈粌H是子女的責任,還需要政府部門、社會組織多方協同努力,將帶薪休假等制度落在實處。待到春暖花開、山河無恙之時,讓我們一起回家看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