難以置信,這個白凈斯文、出生于1991的小伙子是易旭集團的創始人兼CEO,可他并非什么富二代,在山西壽陽縣,他的家是全村最窮的。
也不可想象,在短短三四年時間,一無所有的他,就將只有一間門臉的小公司發展成一家涉足網絡科技、新能源的集團公司。
他并非野心勃勃的創業狂人,也非能說會道的游說高手,只是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努力奮斗的人。
與其說他是在奮斗,不如說他是在度世,他信佛,他的成功之道恐怕只能用弘一法師的“度心、度己、度人”來描繪。
回憶起兒時,郭二軍最怕的是哥哥,哥哥大他十來歲,管教很嚴,有一次狠狠地說,如果他干不完這點活,就暴揍他一頓。郭二軍為此嚇得躲在狗窩里,一天不敢出來。
圖為易旭集團的創始人兼CEO郭二軍。
他還有一個姐姐,他是最小的,本應該是父母的掌上明珠,可是,家里一貧如洗。父親自打記事起就病了,喪失了勞動能力。母親含辛茹苦,拉扯他們幾個長大,吃著全村最差的飯菜,還得東借西借地過日子。
家庭的窘境,讓他常常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來,小學五年級的時候,需要家長簽字,他就找常到他家串門的村人來簽,后來自己模仿大人的筆跡,自己給自己簽字。雖然常常名列年級前10名,但初二時,僅僅因為200元的學費借不到,他綴學了一個月。后來班主任找到家里,了解他的家庭情況后,給他報了貧困戶,從此學費全免。之后陸續有許多好心人來到家中,噓寒問暖,一直資助他到大學畢業。
身為寒門學子,他無法像其他人一樣到處旅游,給自己放假。而是到處兼職打工,在大學,一邊刻苦學習,一邊打著零工。大學畢業后,他進入了全國最大的無煙煤生產基地陽泉煤業集團,可僅僅工作一年多,他便放棄了這份讓人艷羨的穩定的好工作,2016年,和幾個朋友來到石家莊,開始人生第一次創業。
圖為易旭集團的創始人兼CEO郭二軍在“第十八屆中國科學家論壇”上。
可這次創業卻是苦澀的,他們創辦了汽車租賃公司,在管理上出現了很多漏洞,導致丟車,貸款公司追債。朋友都離開了,只剩下他一個人頂著這個爛攤子,因為還有很多債務。他不想失信,想盡一切辦法還清債務,反正自己出生于貧寒之家,本來就一無所有,現在,大不了還是一無所有。失去金錢是小事,失去信譽是大事,他咬著牙,用了兩年時間還清所有債務后才關閉公司。
這時候,他最想回的是家??墒?,當年從國企辭職的時候全家都反對,現在,又變的一貧如洗,母親、哥哥、姐姐會怎么說?他不想讓他們有壓力,好不容易在全村抬起頭來,這次又會成為全村的笑柄。從前,母親是多么不愿意上街,她多么不愿意在村人輕蔑的目光中過日子。
于是,他在石家莊老火車站擺地攤,后來又去快遞公司應聘,當了一個“快遞小哥”。
從國企員工到老板,從老板到打工者,短短四年,他的人生發生巨變,但他沒有氣餒。他覺得這就是命運安排,怎樣都好,度心,就要度一切苦厄。
即使這樣,他也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來工作,掙100元,除了必需品,剩下70元他都會拿出來幫助別人,因為他是受陌生人的資助考上大學的,他要反哺報恩,回饋社會。
圖為郭二軍在“石家莊綠色誠信產業高峰論壇”上發言。
短短幾年,快遞業便如火如荼地發展起來,而應聘快遞小哥,需要先買一輛車,可是對很多人來說,這是個很高的門檻,因為一旦干不長,買車的投資將血本無虧。他敏銳地看到這個問題,突然生出租賃快遞車的想法,和朋友們一商量,大家都支持,于是,2018年,他租了一個小門臉,做起了快遞車租賃,這讓他掙到了第一桶金。
隨著藍天保衛戰的打響,新能源汽車迅速發展起來,從排斥到追捧,這個行業像火箭般的速度攀升。他又瞄準了物流業,不但物流公司因為限號的原因需要新能源車,各大商場、超市也需要新能源車,否則,因為限號的原因,就得準備多輛車,大大增加了養車成本。
郭二軍迅速創建了易旭新能源物流運力共享平臺,采用智能模式增加司機收入、降低客戶成本、減少車輛空置、構建環保生態。他提出“輕運營”理念,給客戶更多的選擇,提供自購、合購、租賃多種運營模式,同時還提供車輛維修、保養、保險、司機培訓、充電等一站式服務。
突如其來的疫情對其他行業來說是沉重的打擊,但物流業不僅不受影響,反而蓬勃地發展壯大起來,因為良好的口碑,物流業都愿意與他合作。
從只有七、八臺新能源物流車到一百五十臺,快遞車1000多輛,易旭迅速發展成擁有三家子公司的集團。
和郭二軍打交道的人,都知道他的為人,他答應的事,一定能做到。他的公司被中國誠信企業公示平臺、河北省信用協會評為“守合同重信用企業”,他本人也被評為“中國當代最具愛心人物”。
他為人不但誠實,還特別細心,和快遞公司簽合同時,總是早早去那里等著,并且早就把合同看了十來遍,做到熟記于心。
他招聘的員工也一樣,他不喜歡說大話的人,而是喜歡腳踏實地、認真做事的人,他常說他們都是一群傻子,只知道傻傻地干。
“態度決定一切,細節決定成敗,目標決定方向,行動成就未來?!边@四句,是他的座右銘,也是公司的行動理念。
他在度己,以至善至誠的態度去贏得世界的尊重。當他的眼里只有如何為別人著想,那么別人的眼里就有了他。
大獲成功的他,還是老樣子,沒有少年輕狂,沒有處處炫耀,依然守著一顆平和的心。他喜歡去寺廟,聽木魚的敲擊聲和梵語的唱誦聲,這樣心便能靜下來。
他經常資助貧困戶和殘疾人士,從事各種公益活動,他念念不忘的,是籌建一所希望小學。
一次偶然的機會,他來到行唐縣殘疾人雙創園,被這些身殘志堅的人打動了,他們自編自唱的歌讓他熱淚直流,唱到了他的心縫里。他結識了“賈媽媽”——雙創園長賈茹,從此以后,他常常來雙創園,和所有的人都成了朋友。
他好像回到家,這里的人和一家人一樣,都以兄弟姐妹相稱,一起做活,一起奮斗,互相鼓勵,沒有什么邪念,儼然是人間的一塊凈土。
“他們就是我的佛,他們勵志的話語就是我的梵音,雙創園就是我的寺廟?!?/span>
他像到了靈山那般喜悅,這就是他的朝圣之地。
如果他創業的初衷是為了貧困的話,因為當初窮怕了,窮的在全村都抬不起頭來,從大學起,想的就是賺錢;那么現在他創業是為了幫助更多的人,從度心到度己,最終度人。
他不會被利益所誘惑,疫情初現時,他就早早買了上千個N95口罩,當時是一只9.9元買的,沒想到疫情迅速席卷全國,大家都說,你賣了吧,現在賣39.9都有人要。算起來,這一筆就能掙3萬元,不費吹灰之力??晒妳s把口罩全部捐給了環衛工人,他們更需要得到保護。
只要這樣做了,心里就會特別踏實、舒暢,一種快樂油然而生。
當商人不為錢存在,這個世界就有了別樣的意義。
郭二軍做什么其實都一樣,他是沿著“度心、度己、度人”這條路不斷走下去的,這是一條很奇怪商業之路,卻是又是一條度世之路。曾經,有文化的商人叫儒商,或許,可以稱他為佛商。
這個從不愛宣傳,始終低調默默做事的90后,贏來了他的事業圓滿、菩提花開。(鄧迪思)